在介紹了異地容災的基礎知識并給大家分享了CDP異地容災特點之后,今天的主題是近幾年備受關注的“兩地三中心”容災備份方案。不得不說仍舊是未曾預料的自然災害讓國家相關機構認識到了異地容災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汶川地震中許多戶籍檔案被嚴重損毀且無法找回,這一重大事故引起了國家檔案局局長楊冬權的高度重視,并在多次會議反復強調異地災備的“300公里、3不”原則,即:“不在同一個電網、不在同一個江河流域、不在同一個地震帶,相聚三百公里以上”。“兩地三中心”容災備份方案應需而生。
什么是“兩地三中心”?
簡單的說,“兩地”是指本地和異地,“三中心”是指“本地生產中心、同城災備中心、異地災備中心”。經過最近幾年的快速發展,事實證明“兩地三中心”容災備份方案是能夠防范大范圍自然災害帶來的數據丟失及業務中斷的有效措施。
本地生產中心和同城災備中心是兩個可以獨立承擔關鍵系統運行的數據中心,同城災備中心具備與本地生產中心基本等同的業務處理能力,兩者之間通過實時備份保證數據的一致性,日常情況下可同時分擔業務及管理系統的運行,并可切換運行;災難情況下可在基本不丟失數據的情況下進行應急切換,保持業務連續運行。異地災備中心可以通過同城災備中心實時備份數據,用于災難時的業務接管或災難后的數據恢復。
和力記易云災備方案
和力記易的云災備方案是比較典型的“兩地三中心”方案,并在此基礎上采用了云存儲和虛擬機,既適用于只有一個IT信息中心(生產中心)的單位,也適用于有多個辦公場地多個IT信息中心(生產中心)的集團性單位。
下面以陜西省政府的“兩地三中心”方案為例給大家詳細介紹下和力記易的云災備方案。
和力記易的云災備解決方案以“兩地三中心”為基本原則,以國產自主研發的備特佳CDP容災備份系統為核心進行部署實施,在陜西省政府信息化中心的容災備份建設項目中,解決了“災備系統復雜多樣、控制建設災備系統投資成本和安全可信杜絕后門”等三大難題,滿足了陜西省信息中心虛擬平臺上多個運營中心的多個品牌、多項技術的多種業務系統的數據安全和業務連續性管理需求,為此項工信部示范性重點項目的順利實施保駕護航。
【方案介紹】
陜西省政府容災備份方案拓撲圖
“各運營中心A、B、C、D”等以前在各個地市,現在統一歸并到陜西省信息化中心管理。“同城容災中心A’、B’、C’、D’”等建設在西安同城。和運營中心A、B、C、D部署同樣的環境,包括操作系統、數據庫以及應用軟件。 “異地災備中心”是建設在榆林的災備中心,距離西安近300公里。
和力記易的云災備方案通過備特佳容災備份系統將各運營中心的目標數據實時備份到同城災備中心。1.同城實時容災保證了數據的零丟失以及業務的連續性;與此同時,同城的容災中心還可以充當異地災備中心的主站,將數據中轉備份到榆林的災備中心。2.當各運營中心發生災難性事故導致業務中斷時,同城的容災服務器可以接管運營中心的業務,保證關鍵業務不受災難影響。3.各運營中心中的自身數據以及同城容災數據都出現損壞時,可從異地災備中心進行災難恢復。4、各運營中心的自身數據丟失或者出現邏輯性錯誤時,可從同城容災中心中或者異地災備中心進行災難恢復,在恢復的過程中且能進行任意時間點的回退,保證數據100%的可用。
UPM云災備方案的優勢
1、能夠提高災備設備資源利用率,降低成本;
2、能夠靈活擴展災備架構并加快部署;
3、能夠提高災備系統的安全性能和服務水平;
4、能夠支持云或非云方式,部署靈活;
在資金、設備、人員有限的情況下如何部署異地容災方案防范災難事故帶來的數據丟失和業務中斷的危害呢?請關注明天的“云災備服務”專題,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