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容災備份行業有很多提供CDP產品的廠家, 真假難辨,在選擇的時候真是頭疼。選擇國際知名品牌的產品總擔心發生泄密事件,選擇國內產品又擔心產品性能,就怕萬一出現服務器故障導致數據丟失、業務中斷,工作丟了不說,在業內恐怕也難以立足啊!”身為一家大集團的CIO周先生向筆者大吐苦水。
為此,小編特意搜集并整理了相關的信息分享給大家。
CDP產品為何難辨真假?
CDP是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的縮寫,中文直譯為“持續數據保護”。CDP的概念于2005年前后由IBM公司提出,但是由于IBM當年的技術只能將備份窗口縮短到一天,便認為是CDP(其實是錯誤的),因此造成了CDP的概念分歧。所以,后來行業專家們將CDP分為兩種:一種是真CDP(True CDP),另一種是準CDP(Near CDP)。只有備份時間窗口為0的產品才是真CDP,真CDP相對高端,可以保證數據得到實時保護。
國際公認的CDP概念
全球網絡存儲工業協會(Storage Networking Industry Association,SNIA)的CDP研究小組歷時6年終于在2011年出臺了一份研究文檔,給予了CDP更加細致準確的概念,并為業界廣泛接受和認可。在文檔中SNIA指出真正的CDP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1.有變化就備份、2.至少備份到另外一個地方、3.可以恢復到任意時間點,換句話說也就是:1.實時備份、2.異地容災、3.任意時間點回退。
國內的CDP行業標準
2014年由中科院計算機所、北京和力記易和中科藍鯨聯合起草的行業標準《持續數據保護(CDP)災備技術要求》(YD/T 2705-2014)經工信部批準正式發布,該標準完全沿襲了SNIA對CDP的定義和要求。在標準中對CDP技術的特征做了這樣的描述“和傳統的數據保護技術相比,持續數據保護(CDP)可以提供更靈活的恢復點目標(RPO)和更快的恢復時間目標(RTO),并且具有以下三個關鍵的技術特征:
辨別CDP產品的招數
1. 區分概念(真CDP和準CDP)。在容災備份行業內,真CDP的產品是屈指可數,甚至包括微軟(Microsoft)、惠普(HP)和賽門鐵克(Symantec)、康浮(Commvault)等國際大廠商推出的產品都是準CDP,要么不是真正的實時備份,可能導致少量數據丟失,要么不能做到備份數據的任意點回退,要么不能做到快速的業務接管。
2. 理解定義。根據CDP的定義我們不難看出,基于復制、快照、定時備份技術的容災備份產品就肯定不是真正的CDP產品。因為同步復制只有一份數據、只有有限個快照點;快照存在時間間隔、兩個快照之間的數據可能丟失;定時備份更是指定時間的數據備份而不是數據有變化就備份。只有同時滿足實時備份、異地容災和任意時間點回退這三點要求的容災備份軟件才是真正的CDP產品。
3. 試用檢驗。試用CDP產品也是檢驗其真假的有效手段,在這小編教給大家一個辨別CDP產品真假的絕招,在數據庫中不間斷插入數萬條數據,能夠恢復出任意相鄰的三條以上記錄數據狀態的才是真正的CDP產品。
4. 真實案例。信息災難是檢驗CDP產品是否真金的試金石。最近的一次影響較大的信息災難當屬去年12月18日北京兒研所的那次,門診、住院系統雙雙出現了系統故障,導致數據庫癱瘓,醫院掛號、繳費、開具單據等工作完全無法進行,院內聚集大量患兒及家屬,為維持秩序,院方一度拉起了警戒線。然而,大家所不知道的是兒研所信息系統癱瘓的第二天,也就是12月19日遠在西南邊陲的云南省安寧市人民醫院也發生了主服務器故障的事故,卻在兩分鐘內恢復全院業務,正常對外服務,院方的CIO坦言說“這多虧有了備特佳CDP容災備份系統”。
相信在明確并理解了CDP定義之后,再有了上述幾點辨別真假CDP產品的招數,面對國內外容災備份行業林林總總的CDP產品時,廣大CIO們就如同有了一雙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一切偽裝成CDP容災備份產品的妖魔鬼怪必將無處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