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相關規定
醫療衛生領域關乎國計民生,政府相關部門早在2011年就已發布“《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011 年版)》(衛醫管發〔2011〕33號)”文件加強監督管理。文件中的第五大點第四條就明確規定了“實施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實行信息系統操作權限分級管理,保障網絡信息安全,保護患者隱私。推動系統運行維護的規范化管理,落實突發事件響應機制,保證業務的連續性。” 該部分就已經包含了容災備份及業務連續性管理的要求,從等級保護的要求而言,二級及以上的等級保護也是要求要做備份及業務連續性管理的,還需要有應急的制度、程序流程和災難演練。
針對專門的醫療信息化系統,衛生部也出臺了相關的標準。為了引導醫療機構科學、合理的發展電子病歷系統EMR,衛生部印發《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方法及標準》,對已實施電子病歷的醫療機構進行評價。評估系統分為8級,最高級別的醫療機構能實現與其他醫療機構信息的交換與共享。
醫療行業IT市場發展趨勢
美國計算機世界網站通過對眾多IT從業人員的調查,給出了對2016年五大關鍵領域的預測,這五大領域是:云計算、安全、物聯網、數據分析,以及IT作為變革引擎概念的興起。IT領域的變化發展必然帶動各行業IT市場的發展。
IDC最新發布的《中國醫療服務和健康管理行業IT市場2015年10大預測》顯示,中國醫療服務和健康管理產業在2014年出現了突破式的發展,互聯網醫療、移動醫療、健康管理等新的業務模式在經歷了多年的孕育之后開始初具輪廓,并且開始沖擊傳統的醫療服務模式。(摘自網界網)
根據IDC發布的預測,醫院IT架構將開啟審計和再造新階段,互聯網醫療服務模式從探索向成熟邁進,云計算技術應用從硬件擴展到軟件,醫療云服務將開啟破冰之旅,醫療大數據試點項目增多,覆蓋領域范圍擴大……其中,以建立區域醫療衛生信息數據中心,建立全民健康檔案系統為基礎的實現區域內醫療機構信息互聯互通、實現區域一卡通、雙向轉診、一單通等區域協同醫療服務、實現醫療、醫保、新農合系統“三位一體”為目的的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平臺的關注度最高。
緊隨時代變換腳步,于眾多趨勢中占一席之地,醫療衛生行業的IT從業人員對于“如何跟上變化”這一問題也將展開新的思考。當數字化醫院成為時代潮流中的必然趨勢和發展方向,IT信息中心也將由業務支持部分最終轉變為業務中心。IT預算的增加、專業隊伍的擴充對于構建符合國家相關政策要求的醫療衛生信息化平臺顯得很重要。但是,不論醫療行業IT市場如何變換,對“數據安全和業務連續”的容災備份核心需求不變。變的是從物理機到虛擬化再到云平臺的不同存儲介質,變的是從定時備份到實時備份再到CDP持續數據保護的不斷升級的備份技術,變的是從購買容災備份產品到購買專業化服務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作為專注于容災備份領域技術研究的老牌廠商,和力記易做過什么,能做什么,將要做什么?——未完待續,更多內容見《醫療衛生行業常見信息系統及容災備份建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