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和力記易云災備 重要的數據存三份
2023-03-30
網絡上有句很流行的話叫“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拿到容災備份領域來說的話,就應該變成“重要的數據存三份”。如果您理解成把數據簡單的存儲三份就大錯特錯了,容災備份早已經歷了從本地容災轉向異地容災,又從異地容災到“兩地三中心”的發展過程。
美國的9.11事件讓全世界認識到了容災備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國內的汶川地震則讓國家各部委意識到了異地容災的緊迫性。2008年12月18日,國家檔案局局長楊冬權在檔案館館長會議等多次會議上強調檔案異地備份的基本原則,即:“不在同一個電網、不在同一個江河流域、不在同一個地震帶,相聚三百公里以上”。2007年發布的災備行業目前唯一的一部國家標準《信息系統災難恢復規范》(GB/T20988-2007) 規定了信息系統災難恢復應遵循的基本要求,對災難恢復能力劃分為6個等級,其中“第6級數據零丟失和遠程集群支持”說的就是異地容災。國家的重視、政策的引導和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容災備份由本地到異地、由異地到兩地三中心的發展。
先來看下“兩地三中心”的概念。簡單的說,“兩地”是指本地和異地,“三中心”是指“本地生產中心、同城災備中心、異地災備中心”。全國首家以省為單位進行統一規劃和建設的“兩地三中心”項目是陜西省政府信息化中心的容災備份建設項目,是工信部的示范性重點項目。陜西省政府各委辦局以及各地級市都建立了以云計算和云存儲為基礎的運營中心,為了提高全省信息數據的安全性,在陜北的榆林建設了容災備份機房。
陜西省政府的容災備份項目建設有三個難點:
第一, 災備系統的多樣性及復雜性。
由于不同時期會采用很多不同品牌、不同技術的服務器、存儲、操作系統、數據庫等產品,所以各運營中心具有多種業務系統。陜西省政府的虛擬平臺下有Windows、麒麟Linux、紅旗Linux、unix等操作系統;MSSQL、Oracle、DB2、MYSQL、神州通等數據庫數據庫。不同廠商在技術兼容性上很難實現互聯互通,需要一種產品能夠全面支持這些系統,尤其是國產的操作系統和數據庫,從而能夠實現從封閉系統到開放平臺的跨越。
第二, 建設災備系統高昂的投資成本。
建設災備系統首先要進行災備機房等相關基礎設施的選址和籌備、建設,然后構建完善的災備網絡,最后進行相關災備軟件的配套。建成后,還需要對災備系統進行日常的技術支持和維護管理,需要制定詳細的災備演練和恢復計劃。在災備要素之上再進行概括就是基礎建設、軟件建設、日常運維這三個必要的步驟,盡管陜西省政府已經完成了基礎建設,后面兩個步驟仍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第三, 要安全可信、杜絕后門。
容災備份系統將會毫無保留的接觸及獲得用戶的所有數據,要堅決杜絕后門,特別是陜西省政府這樣有保密要求的數據及單位,最好是用國產自主創新的災備系統。在解決不同軟硬的兼容性問題,實現從封閉系統到開放平臺的跨越的同時,確保災備中心的數據安全。
作為專注于容災備份領域并在行業里耕耘多年的國產容災備份供應商,和力記易憑借自主研發的容災備份技術和完善創新的云災備解決方案成為了陜西省政府信息化中心容災備份建設項目的服務商。

陜西省政府容災備份方案拓撲圖
和力記易的云災備解決方案以“兩地三中心”為基本原則,通過備特佳CDP容災備份系統將各運營中心的目標數據實時備份到同城災備中心。1.同城實時容災保證了數據的零丟失以及業務的連續性;與此同時,同城的容災中心還可以充當異地災備中心的主站,將數據中轉備份到榆林的災備中心。2.當各運營中心發生災難性事故導致業務中斷時,同城的容災服務器可以接管運營中心的業務,保證關鍵業務不受災難影響。3.各運營中心中的自身數據以及同城容災數據都出現損壞時,可從異地災備中心進行災難恢復。4、各運營中心的自身數據丟失或者出現邏輯性錯誤時,可從同城容災中心中或者異地災備中心進行災難恢復,在恢復的過程中且能進行任意時間點的回退,保證數據100%的可用。
和力記易副總經理在給視察的工信部領導進行容災備份災難演練
采用云技術進行容災備份是現今容災備份發展的趨勢,和力記易的云災備方案在需要時可以靈活動態調整云主機云存儲的CPU、內存、硬盤等硬件資源分配,用較少的資源滿足更多系統的災備需求,能夠提高災備設備資源利用率,降低成本;虛擬化的主機不需要過多的硬件驅動配置,所有資源都在可方便擴充的云平臺中,利于增減、遷移、擴展、部署和統一管理,能夠靈活擴展災備架構并加快部署;統一管理的云平臺建設標準,尤其是借助大型云平臺的嚴格管理標準可以提升其上運行的各種應用(包括災備系統)的安全水平和服務管理水平,能夠提高災備系統的安全性能和服務水平;用戶也可以在災備中心采用傳統的非云的方式,甚至是在災備中心采用災備一體機的方式,部署靈活。
和力記易云災備提醒您,重要的數據存三份,有備無患,有備無患,有備無患。
分享到: